首页 > 精选知识 >

何不食肉糜成语典故

2025-10-08 08:40:51

问题描述:

何不食肉糜成语典故,蹲一个懂行的,求解答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8 08:40:51

何不食肉糜成语典故】“何不食肉糜”是一句源自古代的成语,常被用来讽刺那些不了解民间疾苦、脱离实际的人。这句成语背后有一个深刻的历史故事,揭示了权力与民生之间的巨大差距。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何不食肉糜”最早出自《晋书·惠帝纪》。晋惠帝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国家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有一次,有人向他报告说:“百姓无粮可食,饿死无数。”晋惠帝却问:“何不食肉糜?”意思是:“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这句话在当时显得极为荒谬,因为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怎么可能吃到肉粥?晋惠帝的这一提问,反映出他对底层人民生活的严重无知和脱离现实的思维方式。

二、成语含义

“何不食肉糜”字面意思是“为什么不吃肉粥”,实际上则是用来讽刺那些高高在上、不了解基层生活的人。它常用于批评官员或权贵对民众疾苦漠不关心,或者对现实问题缺乏基本认知。

三、历史评价与现代应用

- 历史评价:晋惠帝因“何不食肉糜”的言论被后人诟病为昏庸无能的君主,他的统治也因内乱不断而最终导致西晋灭亡。

- 现代应用:如今,“何不食肉糜”多用于批评某些官员或管理者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提出不切实际的建议或政策。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何不食肉糜
出处 《晋书·惠帝纪》
含义 讽刺不了解民间疾苦、脱离实际的人
历史背景 晋惠帝时期,百姓饥饿,皇帝却不知情
现代用法 批评脱离群众、不接地气的决策者
文化意义 警示权力应关注民生,避免脱离现实

通过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因不了解民情而导致的悲剧,也提醒我们今天的社会更应该重视民意、贴近现实,避免“何不食肉糜”式的错误判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