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怀远》】《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中秋明月为引,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思乡、怀人主题的经典之作。
一、作品简介
《望月怀远》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押韵自然。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明月高悬、江水潺潺的景象,引发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不仅有景,更有情,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二、
内容要点 | 具体描述 |
作者 | 张九龄(唐代) |
体裁 | 五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秋夜望月,思念远方亲人或友人 |
主题 | 怀远思亲,借月抒情 |
意象 | 明月、江水、秋风、孤影 |
情感 | 孤独、思念、惆怅、深情 |
结构 | 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抒情,尾联收束 |
三、诗句解析
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诗人开篇即描绘出一幅辽阔的秋夜图景: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尽管身处天涯,但此刻彼此共享同一轮明月。此句既写景,又点出“怀远”的主题。
2.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诗人表达出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因夜长难眠,心中充满牵挂与忧愁。
3.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诗人熄灭蜡烛,欣赏满屋清辉,披上衣裳,感受到夜露的寒意,进一步烘托出孤独与思念的情绪。
4.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无法将明月赠予远方之人,只能在梦中相见,寄托着对重逢的渴望。
四、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使读者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 语言简练:全诗用词精炼,没有多余修饰,却能传达深厚情感。
- 意境深远:通过对明月、江水等自然意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而静谧的氛围。
五、结语
《望月怀远》不仅是张九龄诗歌中的精品,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思乡怀人主题的典范之作。它以简洁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打动了无数读者,至今仍被广泛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