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象拔蚌的特点

2025-11-25 04:00:12

问题描述:

象拔蚌的特点,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5 04:00:12

象拔蚌的特点】象拔蚌,又称“海虹”或“象鼻蛤”,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软体动物,因其独特的外形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它不仅在美食界享有盛誉,也因其生态价值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下是关于象拔蚌的一些主要特点总结。

一、基本特征

- 外形:象拔蚌体型较大,壳呈椭圆形,颜色多为灰白色或浅褐色,表面有细密的生长纹。

- 长度:成年象拔蚌的壳长可达20厘米以上,肉质饱满。

- 栖息环境: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海域,如日本、韩国、中国黄渤海等地区,常栖息于沙质或泥质海底。

二、食用价值

- 口感:象拔蚌肉质鲜嫩,富有弹性,是生食、刺身、火锅等多种料理的优质食材。

- 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2、锌、硒等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功效。

- 市场价值:由于其独特风味和稀缺性,象拔蚌在高端餐饮市场中价格较高。

三、生态特性

- 繁殖周期:象拔蚌的繁殖期通常在春季至夏季,雌雄异体,卵子在水中受精。

- 生长速度:生长缓慢,成熟期较长,一般需要3-5年才能达到可捕捞的大小。

- 生态环境影响:过度捕捞可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影响海洋生态平衡。

四、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部分地区的象拔蚌已被列入地方性保护物种,以防止资源枯竭。

- 可持续发展: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人工养殖技术,以减少对野生种群的压力。

象拔蚌特点总结表

特点类别 内容说明
学名 Panopea generosa(学名可能因地区不同略有差异)
外形 壳椭圆,灰白或浅褐色,有生长纹;肉质饱满,呈乳白色或淡粉色
栖息环境 深海沙质或泥质海底,常见于北太平洋海域
食用价值 高蛋白、低脂肪,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尤其适合生食
营养成分 含维生素B12、锌、硒、Omega-3脂肪酸等
生态特性 繁殖周期长,生长缓慢,易受人类活动影响
保护现状 部分地区已实施保护措施,推广人工养殖以实现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象拔蚌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海鲜,更是一个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物种。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如何在享受其美味的同时保护其生存环境,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