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掷成语故事】“孤注一掷”是一个常用成语,出自《晋书·王敦传》,原意是指在危急时刻将所有的赌注都押上去,比喻在关键时刻用尽全部力量做最后的冒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走投无路时,采取极端手段或做出重大决定,以求一线生机。
一、成语来源与背景
成语“孤注一掷”最早见于《晋书·王敦传》:“王敦既得志,遂专擅朝政,欲图篡位。然其势未稳,乃孤注一掷,遣兵讨伐朝廷。”此句描述的是东晋时期权臣王敦在权力斗争中,因形势不利,决定冒险一搏,最终引发内乱。
后来,“孤注一掷”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广泛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做出大胆决策的行为。
二、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孤注一掷 | 在危急情况下,把所有希望和资源集中在一个行动上,进行一次决定性的尝试。 |
三、成语使用场景
| 场景 | 示例 |
| 商业投资 | 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决定将全部资金投入一个新项目,这是典型的“孤注一掷”。 |
| 战争策略 | 将军在兵力不足时,选择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试图一举击溃敌军。 |
| 个人选择 | 一个人在事业受挫后,决定辞职创业,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孤注一掷”。 |
四、成语寓意与启示
“孤注一掷”虽然带有冒险和风险,但同时也体现了人在绝境中的勇气和决心。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有时候需要敢于突破常规,勇敢尝试。然而,也应谨慎评估风险,避免盲目冲动。
五、总结
“孤注一掷”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它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敢于放手一搏,可能会带来转机;但同时也要理性判断,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 成语 | 孤注一掷 |
| 出处 | 《晋书·王敦传》 |
| 含义 | 在危急时刻将全部力量投入到一次行动中 |
| 用法 | 形容人面临绝境时的冒险行为 |
| 延伸意义 | 鼓励勇气,但也提醒审慎判断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或延伸故事,可参考《晋书》原文或相关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