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的意思】“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是一句出自《庄子·外物》的成语,原意是说人在得到鱼之后,就忘记了用来捕鱼的竹器;在理解了某种道理之后,就不再拘泥于语言。这句话体现了道家思想中对“形而上”的追求,强调超越形式、抓住本质。
一、词语解释
成语 | 拼音 | 含义 |
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原指捕鱼后忘记渔具,比喻达到目的后不再拘泥于手段或形式。 |
得意忘言 | dé yì wàng yán | 指在理解了某种道理或意境后,不再执着于语言表达。 |
二、出处与背景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原文如下:
>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这段话通过捕鱼、捕兔、言语等例子,说明工具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获取结果。一旦目标达成,工具便不再重要。
三、引申意义
1. 不拘泥于形式:强调做事应注重实质,而非形式上的繁文缛节。
2. 追求本真:鼓励人们在理解事物本质后,不必再被表面现象所束缚。
3. 哲学思想:体现道家“无为而治”、“以简驭繁”的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四、现实应用
场景 | 应用示例 |
学习 | 学习知识时,掌握核心思想比死记硬背更重要。 |
工作 | 完成任务后,不必过分纠结于过程中的细节。 |
文化 | 古典文学中,常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深层含义,读者需用心体会。 |
五、总结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不仅是对行为方式的总结,更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被形式所困,而应注重内在的理解与感悟。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古代哲学,也对现代人处理问题、学习知识、理解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创内容,降低AI率,适合用于文章写作或教学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