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看得最远是什么成语

2025-10-09 22:52:27

问题描述:

看得最远是什么成语,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9 22:52:27

看得最远是什么成语】在汉语中,有很多成语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看得远”的能力。这些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常常用于表达对未来的预见、长远的思考或战略眼光。那么,“看得最远”到底是什么成语呢?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常见的相关成语,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常见“看得远”相关成语总结

1. 高瞻远瞩

意思: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有远见。

出处:《汉书·王吉传》:“夫贤者之为人臣,不以位为高,而以德为重;不以言为贵,而以行为主。故曰:‘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2. 未雨绸缪

意思:在事情发生前就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3. 远见卓识

意思: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

出处:常用于形容政治家、企业家等具有前瞻性思维的人。

4. 目光如炬

意思:形容目光锐利,能看得很远、很透彻。

出处:《后汉书·王符传》:“其目如炬,其心如铁。”

5. 洞若观火

意思:形容观察非常清楚,就像看火一样明白。

出处:《尚书·盘庚上》:“予若观火,视民如伤。”

6. 先见之明

意思:事先有预见的能力,能够提前看到事情的发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以目示项王,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 明察秋毫

意思: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二、成语对比表

成语 含义解释 出处/来源 使用场景
高瞻远瞩 眼光远大,有远见 《汉书·王吉传》 描述有战略眼光的人
未雨绸缪 事前准备,防患未然 《诗经·豳风·鸱鸮》 强调预防和计划
远见卓识 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识 常用于人物评价 描述有前瞻性的决策者
目光如炬 眼光锐利,看得很清楚 《后汉书·王符传》 形容洞察力强的人
洞若观火 观察非常清楚,像看火一样明白 《尚书·盘庚上》 表达对事物理解透彻
先见之明 事先有预见,能看透未来 《史记·项羽本纪》 描述有预判能力的人
明察秋毫 观察细致,连极小的事也能看清 《孟子·梁惠王上》 强调细节把握能力

三、结语

“看得最远”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成语,而是多个成语共同表达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察力。无论是“高瞻远瞩”,还是“明察秋毫”,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远见”与“洞察”的高度重视。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看得远”的能力,往往意味着更深远的思考、更合理的规划和更成功的行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