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什么意思】“洛阳纸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左思传》,原意是指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后,人们争相传抄,导致洛阳的纸张价格迅速上涨。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作品非常受欢迎,流传广泛,甚至引起轰动,常用于赞美文章、诗歌或艺术作品的影响力和价值。
“洛阳纸贵”最初源于西晋时期左思创作《三都赋》的故事。由于这部作品文辞优美、内容精辟,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人们争相抄写,使得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因此,“洛阳纸贵”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作品极受欢迎、传播广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该成语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强调作品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也可引申为某种事物因流行而变得珍贵。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洛阳纸贵 |
出处 | 《晋书·左思传》 |
原意 | 左思《三都赋》广为流传,导致洛阳纸价上涨 |
引申义 | 形容作品受欢迎、流传广,影响大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艺术领域,形容作品影响力大 |
现代用法 | 赞美文章、作品的知名度与价值 |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洛阳的纸昂贵) |
近义词 | 一纸风行、脍炙人口 |
反义词 | 鲜为人知、无人问津 |
通过了解“洛阳纸贵”的来源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也能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