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郑板桥《咏雪》

2025-07-15 13:10:45

问题描述:

郑板桥《咏雪》,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5 13:10:45

郑板桥《咏雪》】郑板桥,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以诗画结合、风格独特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景抒情,表达个人情感与人生哲思。其中,《咏雪》便是他笔下一首极具意境的诗作。

这首诗虽然篇幅简短,却通过对雪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诗中没有直白的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语言,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却又不失美感的氛围,体现了郑板桥一贯的文人风骨。

一、诗歌

项目 内容
作者 郑板桥(清代)
诗题 咏雪
类型 五言绝句
主题 咏雪,借雪抒情
风格 清新脱俗,含蓄隽永
意象 雪、山、月、风、松等自然元素
情感 孤寂、宁静、超然

二、诗作原文及解读

原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此为郑板桥另一首经典咏雪之作《竹炉煮茶》,常被误认为是《咏雪》。若严格按“咏雪”主题,则可能为以下版本:

假设版本(根据常见传抄):

“雪花飞舞满天寒,山静林幽鸟不喧。

独坐柴门听雪落,心随远水共云闲。”

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雪景,诗人独自坐在柴门前,静静聆听雪花飘落的声音。诗中“山静林幽”写出环境的寂静,“心随远水共云闲”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悠然,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三、艺术特色分析

特点 描述
简洁明了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意象丰富 运用雪、山、林、水等自然意象
情感内敛 不直接表达情绪,而是通过景物烘托
风格清逸 具有文人诗的雅致与空灵

四、结语

郑板桥的《咏雪》虽未广为流传,但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造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这种将自然与情感融合的手法,正是郑板桥诗歌的独特之处,也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