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原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儒家经典中的一段著名论述,强调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必须有所取舍。以下是对该段原文的总结及表格形式的分析。
一、原文内容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二、
孟子通过“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的抉择问题,强调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应当以“义”为重,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重义轻生”的价值观,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追求道德操守的精神。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核心观点 | 在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选择更有价值或更重要的事物 |
比喻内容 | 鱼(物质欲望) vs 熊掌(更高层次的追求) |
引申意义 | 生命(生存) vs 义(道德、正义) |
哲学思想 | 儒家“重义轻生”的价值观,强调道德高于生命 |
现代启示 |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两难选择时,应权衡利弊,坚持原则和信念 |
四、结语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不仅是对个人选择的思考,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探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与责任、利益与道德的冲突时,应坚守内心的原则,做出符合道义的选择。这一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