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除法算式】在数学学习中,除法是基础运算之一,掌握好除法算式不仅有助于提高计算能力,还能为后续的分数、比例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下是十个常见的除法算式,适合小学生或初学者练习使用。
一、总结
除法是将一个数(被除数)分成若干等份的运算,结果称为商。在实际应用中,除法常用于分配物品、计算平均值等场景。以下列出十个典型的除法算式,涵盖不同的数字组合和难度级别,便于学习与巩固。
二、十个除法算式表
序号 | 被除数 | 除数 | 商 | 说明 |
1 | 24 | 6 | 4 | 24 ÷ 6 = 4 |
2 | 35 | 7 | 5 | 35 ÷ 7 = 5 |
3 | 48 | 8 | 6 | 48 ÷ 8 = 6 |
4 | 63 | 9 | 7 | 63 ÷ 9 = 7 |
5 | 50 | 5 | 10 | 50 ÷ 5 = 10 |
6 | 72 | 12 | 6 | 72 ÷ 12 = 6 |
7 | 90 | 10 | 9 | 90 ÷ 10 = 9 |
8 | 100 | 25 | 4 | 100 ÷ 25 = 4 |
9 | 120 | 15 | 8 | 120 ÷ 15 = 8 |
10 | 144 | 12 | 12 | 144 ÷ 12 = 12 |
三、小结
以上十个除法算式涵盖了常见的整数除法,其中大部分都是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通过反复练习这些算式,可以提升对除法的理解和计算速度。同时,也可以尝试将这些算式转换为实际问题,如“100元平均分给25人,每人得多少钱?”来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希望这份总结能帮助你在数学学习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