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物钙钛矿的掺杂工程一种高效的白光LED合成方法
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给夜晚带来了光明。1969年,第一支发光二极管(LED)灯问世。然而,作为制造白光灯泡的关键,高能蓝光尚未成功商业化。
直到1998年,日本中村商司制成白光LED,标志着LED正式进入照明时代。LED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因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而成为新型LED的有力候选者。通过将金属离子掺杂到MHP中,可以制造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荧光材料。
中国福建师范大学杜克昭教授领导的团队对零维(0D)MHP中的掺杂剂控制发光非常感兴趣。他们的工作题为“通过掺杂ns2离子的变化,在0D卤化物钙钛矿[(CH3)3S]2SnCl6×H2O晶体中实现白光发射”,发表在《光电子学前沿》上。
0DMHP的优点,例如简单的合成和对客体离子的优异耐受性,引起了他们的关注。然而,他们注意到单掺杂MHP的发光颜色普遍单一,并且蓝色发射不足。
此外,它们在周围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差也是一个问题。因此,他们选择了具有耐湿性的非质子阳离子来合成Sb3+掺杂(或Bi3+/Sb3+共掺杂)[(CH3)3S]2SnCl6×H2O,实现了可调谐白光具有足够的蓝色发射成分的发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