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实现了氢化锂介导的光驱动固氮和氨合成
氨对于食品和未来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在工业上,它主要通过哈伯-博世工艺生产,该工艺在高温高压下操作。由于合成氨工业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开发可再生能源驱动的高效N2还原氨的替代材料和方法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平研究员课题组实现了氢化锂(LiH)介导的光驱动固氮合成氨。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化学》杂志上。
LiH是最简单的盐水氢化物,带隙为3.7eV。由于其氢含量高(12.5wt%),它已被研究用于储氢。然而,LiH的脱氢在热力学上是不利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环境条件下,LiH的紫外线(UV)照射可以引起从白色到浅蓝色的显着颜色变化,同时释放少量的H2。这种现象表明,在紫外线照射下,LiH发生光解,导致光子产生的电子被困在其氢空位中,作为长寿命且富含电子的F中心,这显示了一种根本不同的载流子分离机制。
研究人员指出,光照后的LiH具有富含电子的表面和氢空位,这有利于N2活化形成NH键。他们将具有低H2分压的N2/H2混合物共同注入LiH粉末中,从而在环境条件下产生光催化氨。
“这种光化学路线操作灵活,可能适合间歇性太阳能驱动的小规模分布式氨合成,”陈教授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