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全诗及翻译】“一将功成万骨枯”出自唐代诗人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其一》,是一句极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批判意味的诗句。全诗通过描绘战乱带来的惨烈景象,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一、全诗原文
> 己亥岁二首·其一
> 曹松
> 泽国江山入战图,
> 生民何计乐樵苏。
> 凭君莫话封侯事,
> 一将功成万骨枯。
二、诗歌背景与主题
这首诗创作于唐末战乱频繁的时代,作者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句,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揭示了将领功成名就的背后,是无数士兵和平民的死亡与牺牲。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三、诗句翻译
原文 | 翻译 |
泽国江山入战图 | 江山河泽都成了战场的地图 |
生民何计乐樵苏 | 百姓哪里还有办法过上安宁的生活 |
凭君莫话封侯事 | 不要再谈论那些封侯拜将的事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一位将军的功成名就,却是千万将士的尸骨堆积 |
四、总结
“一将功成万骨枯”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战争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背后的代价。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沉痛,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己亥岁二首·其一》 |
作者 | 曹松(唐代) |
出处 | 唐代战乱时期作品 |
核心诗句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主题思想 | 对战争的控诉、对民生苦难的同情 |
诗句含义 | 将领的功成名就建立在无数生命的牺牲之上 |
翻译重点 | 强调战争的残酷与个体的渺小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对比强烈 |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诗的历史背景或相关作品,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