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功成身退辞典简编版

2025-10-06 03:44:51

问题描述:

功成身退辞典简编版,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03:44:51

功成身退辞典简编版】“功成身退”出自《道德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句话表达了在完成使命或取得成就之后,应当适时退出,不居功自傲,保持谦逊和低调。这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常被用于形容那些在事业成功后选择隐退、淡泊名利的智者与贤人。

本文将对“功成身退”的含义、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现代应用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梳理,便于理解与查阅。

一、

“功成身退”是一种处世哲学,强调在达成目标后应主动退出,避免因功高震主而引发祸端。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古代政治人物身上,也广泛应用于个人修养、企业管理乃至现代职场中。

历史上许多贤臣良相如范蠡、张良、诸葛亮等都曾践行“功成身退”的原则,以保全自身与家族。这种做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进知退”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功成身退”可以理解为在完成一项任务或取得一定成绩后,主动让位、不恋权位,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二、表格:功成身退辞典简编版

项目 内容
出处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原文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含义 在成就功业后,应适时退出,不居功自傲,保持谦逊。
历史人物 范蠡、张良、诸葛亮、李泌等
文化意义 体现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强调知进知退、淡泊名利。
现代应用 可用于职场、管理、个人成长等领域,倡导适度进取与适时放手。
哲学思想 强调顺应自然、不争不抢、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
常见误解 认为“功成身退”是消极避世,实则是一种智慧与成熟的表现。

三、结语

“功成身退”不仅是古代士人的处世之道,更是现代人面对成功与挑战时的一种智慧选择。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就的同时,也要懂得适时抽身,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醒。这种思想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